鳳臺縣板張集革命烈士陵園
紅色的故事代代相傳,英雄的贊歌久唱不衰。近日,淮河早報、淮南網記者走進鳳臺縣板張集革命烈士陵園,重溫歷史,緬懷先烈。
秋日的上午,陽光明媚,沒有一絲風。青山埋忠骨,翠柏伴英魂,板張集烈士陵園內莊嚴肅穆,迎面可見的一座紀念碑上,“革命烈士永垂不朽”八個大字赫然映入眼簾,在1948年那場解放鳳臺的激烈戰役中,14位壯烈犧牲的烈士長眠在這里。
淮河早報、淮南網記者采訪時,烈士陵園負責人李學成正在仔細擦拭著每一塊烈士墓碑,“你看,這是營長李振海、連長王福成,這是指導員劉法家、班長劉會民,另外是十位無名烈士,我每天都會把紀念碑和墓碑全部擦一遍!
李學成告訴淮河早報、淮南網記者,1948年10月,為了配合淮海戰役,牽制沿淮一帶國民黨軍隊的北上增援,人民解放軍豫皖蘇六分區十一團、十二團在鳳臺縣武裝的配合下,向駐鳳臺縣城的國民黨軍隊發動了猛烈進攻。十一團從北門進攻后,順利進城。十二團主攻西門,打得異常艱苦,二營營長李振海、四連連長王福成、指導員劉法家、班長劉會民等十幾人靠著堅定的信念和大無畏的精神堅持到底,不幸壯烈犧牲。1949年1月12日,全縣解放。
在鳳臺縣,只要提起李學成一家三代守墓的故事,無人不知無人不曉。1948年,李學成的父親李文傳只有16歲,小小年紀便親身經歷了慘痛的戰爭場景,并參與了這14位英雄的醫療搶救工作。英雄們相繼犧牲,安息在這片土地上,讓李文傳心痛不已。組織上告訴他,現在無法為這些烈士尋找親人,你就當他們的親人,看護好這些英雄的忠魂烈骨,別讓他們孤單。只因這一句承諾,李文傳成為守墓人,一守就是55年,直到他的生命盡頭。病重之時,李文傳鄭重地將守墓的任務交給了兒子李學成,拿過父親的“接力棒”,李學成也在烈士墓守了40多個春秋冬夏。
如今,李學成的小兒子李杰也時常參與到陵園的管理工作中,成為年輕一輩的烈士墓守護者,李學成一家的事跡在當地被口口相傳,也成為人們學習的榜樣,他說:“我們會一直守下去,也會把烈士們的精神傳承下去!
除了每天擦拭墓碑,李學成會把陵園里的每個角落都打掃得干干凈凈,每個星期還會修剪園內所有植物,“這里常年松柏青翠,這是三金柏樹,它很神奇,每年會變幻三個顏色,平時是嫩綠青翠,到秋末會變成金黃,冬天時則會變成火紅色,就好像烈士們的精神永垂不朽!
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,每年的重要時間節點,都有大批市民來到板張集革命烈士陵園參觀、瞻仰、悼念!耙驗閺臎]有人忘記過他們!崩顚W成表示,他每年都要接待3萬余名參觀者,不但有淮南市內的群眾,還有合肥、阜陽等地群眾前來參觀,他都會為他們進行講解!敖衲晗奶,還有一名來自山東的大學生專程趕到這里,向我仔細地了解了烈士們的事跡,還拍了很多視頻素材,他說要剪輯成一部紅色短視頻帶回去給同學們看!
淮河早報、淮南網記者采訪當天,國網鳳臺縣供電公司組織剛入職的年輕黨員來到這里開展黨建活動,面對國旗高唱國歌,表達對偉大祖國的熱愛和對黨的忠誠,向革命烈士紀念碑三鞠躬,在紀念碑下重溫入黨誓詞,激發了年輕黨員的愛國愛黨情懷。
隨后,參加活動的人員來到板張集紀念館進行參觀,紀念館分為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兩大展廳,在解放戰爭展廳,年輕黨員們認真聽李學成介紹一場場腥風血雨的拼殺,了解一位位在鳳臺地區戰斗過的同志。職工李芷嫻表示,我們將以革命先烈為榜樣,把烈士精神弘揚好、傳承好。方勛表示,我們一定會學習烈士們堅定的理想信念,立足本職工作,堅守崗位,發揚先烈們不畏犧牲、勇于奉獻的精神,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向革命先烈致敬。
七十六年,滄桑巨變,英雄烈士,浩氣長存。一幕幕壯烈場景在腦海中浮現,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故事讓人動容,想對著這些長眠的烈士們說一句:“山河無恙,煙火尋常,這盛世如你們所愿,望你們安息!
(記者 付莉榮 廖凌云 陳海濤)